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高性能空气/水过滤双功能电纺膜

5月28日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空气中和水体内大量存在的超细颗粒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前传统的纤维过滤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单一性,在空气过滤领域难以兼顾超细颗粒物的精准截留与低空气阻力的需求,在水过滤领域难以兼顾超细污染颗粒的高效拦截和高水通量的需求。此外,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场景应用,缺乏过滤材料在多环境条件下的协同应用。因此,开发具有超细颗粒高效拦截、低压降及高通量的新型多功能纤维过滤材料,已成为推动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的重要方向。


近日,福州大学赖跃坤教授和黄剑莹教授团队通过创新的“射流分支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引入PQ-10调控PTT前驱体溶液的性质,有效促进射流支化,进而制备出由超细纳米纤维构成的多尺度结构纤维膜。该纤维膜在空气和水体过滤中均展现出对超细颗粒污染物的高效拦截能力,兼具低压降、高通量及长效稳定等优势。这一突破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型高效解决方案,在空气净化、水处理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以“Ultrafine Nanofiber-based Membrane with Rational Hierarchical Networks for Efficient and High-flux Air and Water Purification”为题,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


图1 多尺度纤维膜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如图1a所示,作者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一步法制备了PTT@PQ-10多尺度纤维膜,聚季铵盐-10诱导射流支化形成超细(31±5 nm)、中等(89±21 nm)和粗亚微米(314±130 nm)多尺度结构纤维膜。超细纤维的高比表面积与多级孔隙协同作用,使膜在低空气阻力下能够高效截留PM0.3等超细颗粒,并同步实现水中100-300 nm污染物的快速过滤,同时保持超高水通量,兼具功能性与实用性(图1b-c)。


图2 PQ-10对溶液性质、纤维形态和纤维膜结构的影响

如图2所示,作者系统探究了聚电解质PQ-10对PTT静电纺丝溶液性质及纤维膜结构的作用机制。如图2a-c可见,PQ-10作为阳离子聚电解质,影响表面张力,显著提升纺丝溶液电导率和粘度特性,从而促进射流支化形成多尺度纤维。实验表明,PTT浓度为6 wt%,PQ-10浓度为0.8 wt%时达到最优平衡(图2d-g)。该材料具有0.603 μm的超小孔径,比表面积提升至14.32 m²· g⁻¹(图2h-i)。研究证实,多尺度纤维膜的制备不仅显著提升了污染物捕获效率,同时保证了材料的工艺可控性,为开发高性能过滤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图3 多尺度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及机理

作者还探究了PTT@PQ-10多尺度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及其主要过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PQ-10浓度优化至0.8 wt%时,纤维膜对最难截留的PM0.3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99.96%,同时压降仅88 Pa,品质因子(QF)高达0.089 Pa⁻¹,展现出优异的过滤性能。通过调控PTT浓度和基重,进一步优化了膜结构,使其在保持99.90%以上PM0.3截留率的同时实现与低阻力的最佳平衡(图3a-f)。多尺度纤维膜通过布朗扩散捕获PM0.3和PM0.5,并通过物理拦截、重力沉降和惯性作用过滤PM1.0和PM3.0(图3h),为微纳颗粒分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图4 多尺度纤维膜的综合空气过滤性能及比较

作者系统对比了PTT@PQ-10多尺度纤维膜的综合过滤性能表现。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在10-85 L· min⁻¹气流速率范围内保持99.90%以上的PM0.3稳定截留率,显著优于商用滤材(图4a)。经30次循环测试后,其效率仍维持在99.90%以上,压降仅增加5 Pa(图4b)。多尺度结构能有效截留颗粒并形成表面沉积层,同时保持结构完整性(图4c)。在120分钟连续过滤测试中,其效率高于99.90%的性能稳定性较商用口罩更具优势(图4d)。突破了传统材料效率与阻力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为重污染环境下的空气净化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图5 多尺度纤维膜的水过滤性能

作者还对PTT@PQ-10多尺度纤维膜的水过滤性能进行探究。图5a是膜的水过滤过程和使用的装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PQ-10,纤维膜亲水性显著提升,纯水通量远远高于商用尼龙滤膜(CM4)(图5b-c)。对PTT、PQ-10浓度以及基重进行优化后发现多尺度纤维膜在5-20 kPa驱动压力范围内对粒径在100-300 nm之间的二氧化钛颗粒的截留效率稳定在99.5%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膜在低驱动压力下仍可实现超过4000 L· m⁻²· h⁻¹的高通量,能耗优势显著(图5d-g)。与同类研究相比,该材料在低压条件下同时实现了高通量与高截留率的突破,为开发高效节能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图6 多尺度纤维膜的长效、循环及实际应用的水过滤性能

作者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PTT@PQ-10多尺度纤维膜优异的综合水过滤性能。在连续过滤测试中,该膜的截留效率始终稳定在99.0%以上,远高于纯PTT纤维膜,同时始终保持比商用尼龙滤膜(CM4)高的水通量。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该膜仍可维持99.0%以上的截留率,证实其优异的抗污染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图6a-b和图6d-e)。在电镜图中发现,多尺度纤维网络能有效形成类似于商用尼龙滤膜的表面滤饼层(图6c)。实际应用测试中,浑浊河水经过多尺度纤维膜过滤后变得澄清至接近零吸光度(图6f)。

(来源:易丝帮)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