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在时尚的浪潮中,锦氨针织物凭借其出色的弹性和耐磨性,成为了瑜伽服、内衣、泳装等领域的宠儿。但你是否知道,这些衣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复杂的染整工艺,才能呈现出完美的品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传化纺织化学的绿色锦氨针织染整加工系统解决方案,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锦氨织物的技术难题
锦氨面料在生产加工中仍面临多重技术壁垒。前处理阶段,再生锦纶与氨纶的油剂残留难以同步清除,导致纤维表面润湿性不均,直接影响后续染色效果;预定形工艺中,抗氧化剂迁移与高温作用叠加,致使浅色面料出现酚黄变现象,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在后整理阶段,功能性助剂在纤维表面的定向吸附与长效固着成为关键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氨纶含量(>20%)的针织面料如40D/40D瑜伽服、泳衣布、提花、蕾丝等纺织品。
二、传化纺织化学的绿色解决方案
传化纺织化学,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致力于突破行业发展瓶颈。针对锦氨针织物染整加工的痛点和难点,构建覆盖“纤维处理—工艺协同—整理增效”的锦氨面料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锦氨面料在色彩稳定性、功能持久性及环境友好性上的协同提升,为高端纺织品市场注入新动能。
一、锦氨面料色彩稳定技术
传化纺织化学创新匀染剂依托缓染/移染协同技术,精准调控锦氨纺织面料上染速率,攻克色花、色差及氨纶难上色等难题;配套多功能阴离子固色剂提高皂洗牢度,通过阳离子定向键合,显著提升水渍、汗渍、泡水(皂液)及热迁移等牢度,同步解决固色、酚黄与手感偏硬问题。双效协同实现染色-固色全流程优化,满足OEKO-TEX、蓝标等环保标准,助力纺织印染企业高效生产高色牢度生态面料。
二、锦氨面料加工工艺设定
锦氨混纺织物因纤维表面极性差异及氨纶高弹收缩特性,对染色加工、后道处理及成品风格影响很大。建议结合精准工艺调控:
◆ 前处理工序
①去油处理 - 清除锦氨面料表层化纤油剂,预防油剂反沾形成白斑
②油针控制 - 优选螯合分散剂改善织机油针问题
③水波纹优化 - 通过工艺参数精准控制消除布面水波纹
◆ 预定型关键控制
采用抗热黄变剂(温度>160℃时),防止纤维氨基氧化导致的:① 浅色系布面黄变;② 深色系染色深度不足
◆ 染色过程控制体系
①染色均匀性:高效匀染剂双组分同步控制(缓染-移染协同);pH滑移技术调节上染速率;三段式温控(分段升温+保温缓染)
②功能整合技术:环保固色剂保障色牢度;缸内同步实现抗紫外/吸湿/防酚黄功能
◆ 后整理功能开发
①基础物性提升:手感调节(柔软/挺括);防护性能(防水/抗菌);
②特殊功能开发:体感优化(凉感/速干);异味控制(VOCs处理);光热管理(抗紫外整理)
三、锦氨面料染色工艺实践
面料:锦氨面料(75%锦纶,25%氨纶),规格:40D*30D
工艺流程:前处理→预定→染色→皂洗→固色→定型(后整理)
◆ 工艺曲线
◆ 工艺处方
① 前处理优化
平幅除油:去油剂TF-109HB + 螯合剂TF-133F,80-95℃高效去油,并解决油剂反沾导致的白斑、油花等问题
预定型抗黄变:抗热黄变剂TF-621A,防止尼龙高温定型变色,改善横条疵病
② 染色控制技术
③ 功能性整理
④ 风格定制
蓬松柔软:TF-474C(棉柔感)/ TF-4057(挺滑亲水、色牢度影响小)
亲水绒感:TF-438Q(活络蓬松、瞬间亲水、色变小)/ TF-4058(超亲水柔滑、色变小)
◆ 设备工艺适配方案
三、经典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展现方案实力
在实际生产中,传化纺织化学的解决方案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例如,在绍兴某工厂遇到针织双面瑜伽服面料染色后单面白斑较多的问题时,通过分析发现是前处理工段反沾造成的。采用传化的去油剂 TF - 109HA 和螯合剂 TF - 133F,并调整工艺参数,成功解决了白斑问题。而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织物,使用 TF - 217B 和 TF - 106T 进行回修,回修后完全解决。
四、传化纺织化学,用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
传化纺织化学的绿色锦氨针织染整加工系统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锦氨针织物生产中的诸多难题,还为时尚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4月16—18日,传化纺织化学诚邀您莅临第24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
地址/Address:上海世博展览馆
日期/Date:2025.04.16-04.18
展会/Booth:H2号馆C131
(来源:传化纺织化学)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