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电磁屏蔽织物在个体防护装备领域的应用

4月10日

电子信息技术的浪潮正重塑人类生活图景,智能终端与数字技术编织出前所未有的高效生活网络,但随之产生的电磁辐射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与安全的隐形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环境可能引发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神经失调,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与癌变风险。在工业领域,电磁干扰易导致精密电子设备运行异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电磁波还存在泄露风险,危及信息安全和关键系统稳定。在此背景下,电磁屏蔽织物应运而生,其能够阻断电磁波传播,在个体防护、维护设备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用个体防护纺织品

现代生活中,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磁炉、电热毯,以及办公设备如手机、电脑、无线路由器等在工作运行时均会释放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长期暴露于此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针对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定向防护需求,电磁屏蔽织物通过有效阻隔电磁波发挥作用,其产品形态多种多样,包涵外套、短裤、帽子、被毯、手套、孕妇托腹带等。如Belly Armor开发的防电磁辐射肚毯,采用RadiaShield®高性能屏蔽面料,针对手机、WiFi等设备产生的 8 MHz ~ 30 GHz电磁波具有高效衰减作用;SYB(Shield Your Body)推出的防辐射婴儿毯芯层采用了SaferBody Silver 18银纤维屏蔽织物,由极细的银纤维编织而成,可在5G频段(最高26 GHz)实现99%辐射阻隔率,有效满足居家防护需求。北京洁尔爽公司开发的JLsun®银纤维,通过多耙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将纯银与聚酰胺纤维结合,在0.1 ~ 3 000 MHz频段内实现99.999%电磁波屏蔽效率(屏蔽效能达60 dB);其兼具导电、抗菌功能,为贴身电磁防护内衣开发提供了优质解决方案。婧麒(Joyn-Cleon)融合深海沉淀与纳米银离子技术,提升面料防辐射性能、透气性及耐磨性,推出马甲、背带裙等多款防护服饰,实现了健康与时尚融合;BabyPort防辐射服采用双层防护设计:外层纳米银离子面料能有效屏蔽99.99%的电磁辐射,内层航天超材料吸收层衰减微量辐射,实现双重防护效果。


图片来源:DefenderShield官网。

日常生活用电磁屏蔽纺织品部分产品类型


图片来源:Belly Armor官网。

Belly Armor防辐射肚毯


图片来源:BabyPort旗舰店。

BabyPort防辐射吊带装

工业生产用电磁屏蔽防护服

从事涉及大功率发射器、设备或仪器的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电磁辐射暴露风险,需配备专业防护装备。此类电磁屏蔽工装防护服多采用金属纤维混纺织物或金属镀层织物,通过优异导电性实现高频辐射防护。如山东稀有科技开发的启脉®银纤维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银工艺,在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表面形成纯银镀层,进而开发一系列银丝针织布、银丝网眼布及银丝菱形格面料等,广泛用于电子、电磁等高辐射工作环境用的专业屏蔽服装中。北京凌创合力推出的“普莱特”防微波辐射服,采用 3 层可拆卸结构(金属化织物屏蔽层),在10 kHz ~ 36 GHz频段内屏蔽效能大于60 dB、电磁波穿透率小于0.001%,可有效屏蔽雷达、基站等发出的微波辐射;保定三源、浙江蓝翔、合肥爱家等,也开发出不同导电介质防护服,形成覆盖不同辐射等级的专业产品体系。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2期《电磁屏蔽织物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进展》一文。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