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数字化配色指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具体的色彩和艺术化的图案,具体包括色彩模型、色彩选择、色彩搭配、色彩调整和色彩管理五大步骤。在大多数色纺企业中,彩色棉花或彩色化学纤维等种类较多,仓库分类和管理复杂,将数字化配色引入到色纺领域,不仅解决了仓库存储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对纱线颜色精准度高的需求,有利于推动色纺纱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色纺企业多采用RGB数字色彩模型,统一对色彩色卡等实物数据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实现色彩分析预判、色彩搭配组合、色彩柔性定制、色彩设计以及下游面料设计师的线上色彩3D呈现需求,从而构建色彩、纱线、面料的全产业链色彩智库系统。
1、色彩数据收集与整理
通过收集历史配色数据、染料信息、原材料颜色数据等,建立丰富而全面的数据库。如通过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COLORO色彩趋势分析、PANTONG、上游色彩原料基地、国际色彩流行趋势发布等多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建立色彩数据库,然后利用云端系统(如BROS-LIVE),把下游面料设计师、色纺企业颜色开发师、纱线推广师等组合成大模块,对色彩的数字输入和输出实现统一化和定制化转换,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下游面料设计师实时在线互动,对纱线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等实现在线10 s试读,线上直接确定方案。该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邮寄布样选色方法,缩短交货期 3~4 天,大幅度提升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设计效率。
2、配色方案计算与优化
通过配色软件(如BROS A+X)输入目标色彩数据,软件可自动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相似配方或根据色彩信息预测出新的配方。随后,配色师根据软件提供的配方进行微调,确保配色方案既满足色彩要求又符合成本和生产条件。此外,色彩计算和人工智能的选色环为配色技术人员提供了每个颜色的多个选色区间,使其在成百上千的彩色纤维中挑选更加精准。
某色纺企业色库色棉色相库存图
3、打样与验证
根据配色方案完成打样后,使用分光光度仪测量色样与目标色彩之间的色差。根据色差数据调整配方,直至色样满足色彩要求。例如,通过调整色彩数字,可以实现色彩深浅的快速转换,使色样与目标色彩更加接近。
虚拟数字和实际麻灰渐变效果转换图(含黑量分别为30%、20%、10%、5%、2%)
4、生产准备与质量控制
将最终配色方案投入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色彩一致性。使用在线色彩测量系统(如ERP+C)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色彩质量,避免色彩偏移,生产大货时,配色师根据经验和色棉批次对配方进行微调,确保色彩准确度和成本效益。
目前,色纺企业多采用上述数字化配色流程实现智能配色。通过这一流程,企业不仅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还显著提升了色彩匹配的准确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返工率。同时,数字化配色技术的应用也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4年第6期“数字化配色技术在色纺纱领域的应用”一文。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4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