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非织造布及相关制品产业的集聚地,省内拥有恒天嘉华、湖北金龙、稳健医疗、奥美医疗、仙桃新发等一批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和仙桃、彭场两个非织造布制品产业集群,在纺粘非织造布、全棉水刺非织造布、非织造布制防护服装、医用敷料等产品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湖北省近年来产能扩张较快,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部分产品的出口比重高。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传统产业升级缓慢、高档原材料保障困难、部分产业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等问题,给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掌握湖北省非织造布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了解企业和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建议和要求,助力湖北省非织造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月25日-3月1日,由中产协张传雄秘书长带队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调研组,调研了湖北武汉、孝感、黄冈、仙桃、荆门、枝江等地的11家非织造布生产企业,并在仙桃召开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拜访了荆门高新区和枝江市相关领导。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湖北省非织造布及相关产业的特点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地,以纺粘法为主,近年来水刺非织造布的产能增加非常快。从调研的企业看,稳健医疗、欣柔、奥美医疗、恒天嘉华等重点企业都有在建的非织造布项目,并且在2019年还有新增产能的计划。2018年仙桃市新增10条非织造布生产线,各类生产线总数达到85条,其中纺熔复合生产线37条,总产量超过40万吨。湖北全省的非织造布产量在6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
在产业链配套方面,欣柔将投资4万吨的脱脂棉产能,博韬化纤的丙纶和ES纤维在汽车和卫生材料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奥美医疗积极拓展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项目。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点省份,也吸引了不少卫生用品企业投资,为省内非织造布卷材的销售提供了市场。
(二)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产业异军突起
国内的全棉水刺非织造布技术主要由稳健医疗在推动发展,其工厂全部在湖北,黄冈、天门两个生产基地共有16条生产线,恒天嘉华、欣柔、欣龙、奥美等有13条生产线,欣柔、奥美和稳健还计划新投资生产线,包括产能达到1万吨的特吕茨勒生产线。目前湖北省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产量已经占全国的7成以上。骨干企业在积极研发拓展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范围,除了传统的柔巾外,在卫生材料面层材料、医用敷料方面均有所突破,将对传统的纺粘、热风非织织造布和机织纱布进行部分替代。
(三)骨干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湖北省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非织造布及制品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在不同的领域内引领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湖北金龙是我国最早引进SMS生产线的企业;恒天嘉华已经引进了两条较先进的莱芬生产线,对于整个仙桃地区非织造布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新发作为仙桃地区非织造布制品企业的龙头,在人才培养、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在区域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稳健医疗和奥美医疗引领了国内医用敷料领域内的发展,稳健医疗在全棉水刺非织造布方面具有市场和技术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奥美医疗在传统纱布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荆门的新投资项目将关注全棉非织造布及制品的生产。
(四)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实践效果显著
奥美医疗初步构建了智能化水刺非织造生产新模式,其荆门生产基地定位于智能化工厂,派员工赴德、日学习先进经验,以工业4.0的标准建设工厂;信息化系统对生产运营全过程数据进行统一调度,并与MES、ERP实现数据协同,实现全厂数据互联互通。 2018年,奥美医疗的医用敷料项目荣获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稳健的新投资工厂也正在按照智能工厂的模式高标准建设。
恒天嘉华正在建设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数字化车间,其最新的莱芬生产线具备了较强的智能控制能力,并配套使用先进的卷绕、分切、包装和物流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生产。
(五)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充分挖潜
本次调研的企业普遍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需求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武汉森织是裕大华与美国森织合资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内饰用纺织品,公司加强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进行汽车内饰件的深加工,进行功能设计和花型设计,克服了汽车产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稳健医疗拥有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多项专利,在生产设备的改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产线的产能得到充分地利用,能耗情况在同行中处于先进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彭场镇企业2018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2亿元,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人才17人,新申请发明专利42个,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8家。
走访的企业基本从事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生产,每家公司的现场管理能力都有非常明显的改进,每家企业都建立了符合医疗水平的洁净生产厂房。
(六)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彭场镇非织造产业集群发展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良好势头,规模总量、产业层次、经济效益均实现了持续稳步提升。全镇现有非织造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家,2018年实现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19.1%,年产各类非织造布30万吨,年加工各类非织造布制品55万吨。2018年非织造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15.6%。
调研组分别与仙桃市、彭场镇、荆门高新区、枝江市等地的政府领导举行了座谈。地方政府在产业服务配套、减税降费、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企业外向化发展、品牌培育、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着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地在招商方面也更加注重实效和产业链精准招商,希望项目能够契合当地的产业和区域优势。
二、湖北省非织造布及相关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湖北省非织造布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基本都长期存在,在当前环境下显得更为突出。
(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
湖北省非织造布主要以纺粘非织造布为主,其制品主要是围绕其开发的一次性防护服装,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要素资源和市场空间的限制。产品结构的单一使得区域内部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产业升级的步伐。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快速发展也面临产能增加过快,市场难以消化吸收的问题。目前已经投产的生产线基本没有满负荷生产,而全国将有5条进口大产能生产线即将投产;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在婴儿尿裤面层,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形成大规模应用,因此新增产能的陆续达产将会给行业的供应体系和价格造成冲击。
(二)劳动用工问题突出
仙桃市的非织造布一次性防护服和其他地区的医用敷料加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尽管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劳动力供应充足,但是制造业的吸引力不高,产业面临比较严重的招工难问题。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工厂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屈指可数,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
目前,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由于成本优势,部分制品产业已经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尽管中国产品在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份额依然处于首位,但是来自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的非织造布防护服在这些市场的增长非常快。产业的全球转移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早应对。
(三)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原料保障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脱脂工艺有前脱脂和后脱脂两种,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对棉花的品质要求都比较高。目前国产棉花的品质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一般都是采购美棉和澳棉。一方面,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企业没有纳入到进口棉花配额的申报体系中,无法申请价格相对便宜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对进口的美国棉花加征25%的关税,企业转而使用澳棉,但是澳棉的总量有限。棉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18年部分重点企业有意识地降低产量以应对成本的上升。
(四)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资源不够
湖北省地处中部,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产业主要是数量推动的粗放式增长。区域内企业和产业集群虽然成立了不同规模的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简单的产品检测,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能力不够,难以支撑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的不足使得湖北省的非织造布及制品产业还是围绕传统产品开拓市场,基于新材料的重大创新不足。医用敷料主要还是基于纱布和全棉非织造布,而基于新型纺织材料、生物质材料开发的功能性敷料还基本处于空白,高阻隔性能的医用防护服在仙桃地区的比重还很低。湖北省每年在非织造布及制品领域的科技奖项非常少,从政府到企业层面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五)产品出口比重高,国内市场待开发
湖北省医用敷料产业和一次性防护服的出口比重非常大,基本采用OEM的形式,其客户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医疗产品品牌商,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大企业愿意做出口市场,是由于出口市场在产品标准、商业模式上比较成熟和规范,也比较简单,是非常稳定的业务。另一方面,国内供应商比较多,竞争激烈,企业对于海外客户的议价权比较弱,单一市场的风险也比较大。
中美贸易摩擦给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美国对非织造布卷材加增10%的关税,使得对美国出口收到较大影响;医用敷料和防护服装虽然不在加税范围内,但是不确定性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在医用敷料方面,业内有企业试图使用自有品牌拓展国际市场,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国内市场方面,企业主要通过药店和医院渠道在积极开拓;企业普遍反映由于国内医疗采购市场不够规范,小企业的过度竞争将打乱了行业秩序。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首先政府层面要重视非织造布领域的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装备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与国内高水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创新中心,支持企业进行比较长期的新产品开发。政府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行业骨干企业要逐步改变增长方式,对标全球先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要注意新的纤维材料应用,开发差别化、功能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多种方式应对用工难
地方政府和企业要重视防护服行业面临的用工难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后只会加剧很难得到解决。建议地方政府会同行业骨干企业,共同投入,联合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对制造环节的部分工序实施自动化改造,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数量,改善工作环境。
通过推动非织造布制品产业的升级,通过自主品牌建设和国内市场开拓,逐步占领行业的中高端市场,提高湖北省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劳动力短缺和产业转移对产业的冲击。
(三)完善非织造布产业结构
在大力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的区位优势和相关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交通工具用非织造布、高温过滤用非织造布、土工与建筑用非织造布等重点产品,补足产业发展短板,培育产业未来的增长点,在做大湖北省非织造布产业的基础上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重视开拓国内市场
内需市场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力点,也是解决行业面临的外部风险的根本抓手。湖北省在医用敷料和防护服方面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经验,建议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要共同呼吁改革目前国内医用器械的采购模式,建立严格的产品标准和市场准入机制,支持国内有影响力的医用敷料和防护服品牌企业的发展,让更多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医患,改变目前国内市场混乱和零散的局面。通过国内市场的充分发展再去开拓国外的中高端市场,并将中国标准和中国产品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从而实现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突破。
(五)将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企业纳入进口棉花配额申领范围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产品,经过重点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其制品已经成为消费者非常喜欢的高档产品,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原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全棉水刺非织造布企业纳入到进口棉花配额申请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用面料给予一定比例的配额,降低企业的用棉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长期看,建议国家支持可降解的生物纤维农业用非织造布取代塑料薄膜用于棉花种植,降低棉花中的杂质,提高国产棉花的品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用棉问题。
(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