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热点/焦点

机器人产业再遇政策“东风” 中国成工业机器人最大需求国

2015年3月30日

机器人产业再遇政策“东风”。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国际机器人协会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5.6万台工业机器人,以54%的增速成最大需求国。但与之并不相称的是,5.6万台的销售额中,仅有1.6万台来自本土供应商,其余均来自瑞士ABB、德国库卡等海外供应商。

专家分析,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无论在生产能力还是核心技术的突破方面,都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相差较大,发展机器人产业必然要以实现技术突破为前提,政府应该在加强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下大功夫。

◎落地

广东拟抢滩千亿市场

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协会23日发布最新行业调查报告称,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额约59亿美元,销量达22.5万台,同比增长27%,其中亚洲销量约占2/3,居于榜首。而这,与中国和韩国等国家汽车与电子行业的需求驱动不无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6万台,以54%的增速成工业机器人最大需求国。报告指出,排在中国之后的,还包括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这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工业机器人全球总销量的75%。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迅猛增长,令全球机器人产业为之瞩目。实际上,在全球机器人浪潮下,我国各地方政府均在加速实施“机器换人”计划。

作为中国的制造大省,广东省早就开始布局。广东省政府领导近日表示,广东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政策支撑。目前珠三角特别是佛山、东莞这些城市,已经大量掀起机器换人计划,智能机器人已经运用到很多生产线中。另外,黑龙江省也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介绍,目前我国人口的拐点已经到来,劳动力的增长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一些规模较大、劳动力需求较多的产业,用机器人替代劳动力是必然的趋势。

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在助推企业本身转型的同时,也给智能制造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有研究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约1000亿元,有望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

◎瓶颈

核心技术尚待突破

巨大的需求市场和政策的不断推动,吸引来不少资金的关注和进入。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市场上机器人相关企业共488家,比上年增加235家。市场需求旺盛,主流厂家产能吃紧。

不过,与快速增长的需求市场相比,国内机器人产业仍然起步较晚,产能方面明显吃紧。国际机器人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销售的5.6万台机器人中,来自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其余则来自瑞士ABB集团、德国库卡公司等海外供应商。

“总体而言,国内机器人制造业同国外仍有较大差距,一是生产能力不足,二是核心技术不足。”吕铁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与我国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情况类似。

这个观点得到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黄阳华博士的认同。他解释,实际上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就是减速器,只有实现减速技术方面的攻克,才能使得机器人在安全性、稳定性、精确度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国内机器人仍处在从国外购买零部件进行组装的阶段”。

据介绍,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不无关系。黄阳华介绍,我国机器人研究起步比较晚,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方面都严重不足。原因在于,此前我国劳动力非常充裕,对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也很小,“现在劳动力短缺了,对机器人的需求起来了,倒逼机器人科研技术实现更多突破、更多国产化。”

而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其机器人水平已经发到第二代、第三代,实现了一些更为智能的功能。“例如能够进行图形图像识别,并把这些信息传导到机器人的机械手上,功能更加丰富,甚至实现机器人之间交流,这些都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方向。”黄阳华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机器人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必须加快推进。

■连线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

须防止机器人产能发展过剩

在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的中国不甘落后。从政府层面传出的声音足以看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最初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强国”转型相契合。

其中,作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规划,《中国制造2025》已经上报国务院。而在此前,工信部已相继出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导意见、3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试点等方案,为总体规划出台进行铺垫。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组成部分,正迎来渗透率加速上升契机。有人认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高速发展期,国外机器人巨头在国内布局基本完成,2015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国产机器人即将进入国际市场接受检验。

机器人的中国制造时代,必然要以技术先行。在吕铁看来,机器人产业目前最为核心的,仍然是实现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生产的突破,但技术的积累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是渐进的过程。在此之前,要吸收光伏产业发展的教训,防止机器人生产市场过热。

黄阳华介绍,机器人技术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程试验,要积累相关技术的工程数据,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经过不断调试优化、不停改进,相关技术和生产才能逐渐磨合起来。“机器人作为装备制造业高端的组成部分,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机器人产业发展,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吕铁说,政府应该避免对相关产业介入太深,应采取措施推动机器人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使产业更加高质量、健康地发展。

(来源: 南方日报)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