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卷首语

卷无可卷,回归产品本质

9月23日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蒙面大汉”,不要惊慌,因为很可能是对方戴了今夏的潮流单品 —— 防晒面罩。从防晒衣、防晒帽到防晒手套,再到防晒袍、防晒面罩,夏日出街行头持续壮大,甚至几年前还被嘲“又土又丑”的“脸基尼”有朝一日竟跻身“热门防晒单品”之列。

近年来,在“白即是美”“防晒就是健康”等商业营销的推波助澜下,防晒服饰一直高居健康护肤、户外/运动等品类的热门搜索。在强大的需求预期下,诸多服装服饰品牌纷纷切入此赛道,布局相关品类。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竞争也日渐白热化 —— 品类越来越多元,防晒数值不断攀升,云朵凉感、冷却科技、冰感系统等概念走俏市场。

一些品牌开始铺天盖地地炒UPF值,甚至借机制造“防晒焦虑”。而不明就里的普通消费者往往“看数识货”,倾向于选择数值更高的防晒产品。但从专业视角来说,日常使用基本不需要极限的UPF参数指标,UPF50+的防晒衣就能够阻挡98%以上的紫外线,再往上提高,防晒效果提升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因为过度防晒而影响身体健康,且不说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窥一斑而知全豹。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功能纺织品领域,在“健康经济”“悦己经济”等风口的助推下,相关品类迎来巨大发展利好,“无功能不产品”几乎已成行业共识。一方面,供应链上下协同,功能性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产品不断丰富、加速迭代,市场竞争激烈、鱼龙混杂,一些品牌的营销画风开始走向“玄幻”,从拼产品走向玩概念。但消费者不会一直交智商税。当他们发现“黑科技”并不纯粹,会选择用脚投票。

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振消费,不是制造焦虑、贩卖焦虑、透支信任。好的产品,在于了解痛点、解决痛点、回应需求,是雪中送炭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并非数值越高越好、buff多多益善。以人为本的产品创新、质优价美的产品、丰富个性的服务才是激发消费、繁荣市场的良道。

《纺织导报》执行主编 赵永霞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