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汉麻混纺纱加工要点分析

7月7日

汉麻纤维以防霉抑菌、吸湿透气、防紫外线等功能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其纯纺面料易折皱、保形性差,限制了其产品开发的多样性。因此,将汉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改善面料服用性能,拓展汉麻纺织品的应用领域。


汉麻纤维刚性大,纤维间抱合力弱,可纺性较差,且纤维强力受湿度影响较大。将其与柔软的有机棉及强度高、保形性好的再生涤纶混纺,能够有效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

纺纱工艺采用新型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其纺纱流程短,智能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且纺制的纱线毛羽少,染色性和耐磨性好。在纺纱过程中,既要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又要避免喷气涡流纺过程中纤维缠绕皮辊,以此降低纱疵,减少棉结,同时稳定比例,确保麻、棉、涤3种纤维分梳良好,尤其要注意对涤纶的分梳,若处理不当,布面将会出现大量白色涤纶棉结和粗节,严重影响布面外观。

开清棉工序

该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对纤维进行开松和除杂,改善其可纺性。在操作过程中打手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对纤维造成损伤;同时,要根据纤维长度、杂质含量及纤维品质,在保证纱线混纺比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配比。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是纺纱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工艺控制对产品质量和成本起决定性作用。梳棉工序采取“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纤维疲劳与损伤。

具体操作为:刺辊与给棉板之间握持梳理部分的隔距适当偏松,锡林和盖板之间自由梳理部分的隔距适当偏紧。经过梳棉工序,将前道工序的束状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并且其在梳理过程中得到充分混合,杂质和疵点也随之清除,随后将棉网从道夫上剥取下来,制成工艺规定重量的生条,并有规律地放入条桶内,供后道工序使用,整个过程顺利完成纤维的梳理、除杂、均匀混合和成条。

并条工序

梳棉后的生条纤维排列较乱,取向度差,为了改善棉条不匀率,提高成纱质量,并条工序采用3道并条。经过3道并条工艺后,条子的条干均匀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率、细度、硬丝等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3期《大麻/有机棉/再生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探究》一文。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