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织物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8月21日

当前,织物电磁屏蔽效能测试多采用平面电磁屏蔽材料测试方法,相关的测试标准主要有GJB 6190 — 2008《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T 25471 — 2010《电磁屏蔽涂料的屏蔽效能测量方法》、GB/T 30142 — 2013《平面型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测量方法》等,涉及的检测方法主要包含法兰同轴装置测试法和屏蔽室窗口测试法。

法兰同轴装置测试法

法兰同轴装置是一种同轴传输线小室,模拟均匀的平面波测试环境,该测试方法采用了电磁波的等效电路原理,测试时,将待测样品置于两法兰之间,通过同轴装置输入、输出端之间的传输系数得到试样的电磁屏蔽效能。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覆盖频率从30 MHz到 3 GHz,可对厚度小于10 mm、直径115 mm以下电薄材料的平面波屏蔽效能进行测量。此外,法兰同轴装置测试法的动态信号接收范围可到120 dB,测试效率高,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足以满足单层或多层常见电磁屏蔽织物的测量要求。

屏蔽室窗口测试法

屏蔽室窗口测试法中的屏蔽室是由低电阻金属材料构建的接地封闭结构,模拟理想电磁环境,隔绝内外电磁场干扰。该测试方法基于电磁波等效传输线理论,在装置开设的窗口安装测试样品,并在窗口内外布置发射与接收设备,用于测试试样的屏蔽效率。基于屏蔽室窗口法的测试原理,通过调节发射天线的参数配置(如种类、辐射方向以及与屏蔽体的间距),可在 9 kHz ~ 40 GHz频谱范围内评估材料的屏蔽效能。该方法可有效模拟远场或近场条件下的电磁环境,同时支持不同极化方向条件下的测试需求,实现了复杂电磁环境下材料屏蔽效能的全方位检测,其宽频覆盖特性与参数可调节设置显著提升了实验测试的适用性和操作便捷度。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测试方法对于平面织物的屏蔽效能均具有较好的测试准确度,然而对于三维立体服装屏蔽效能的测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由于人体穿着电磁屏蔽服装暴露于磁场环境中时,除织物覆盖部位,还存在服装开口和开缝部位,导致电磁波泄漏,进而影响服装整体的屏蔽效率。有研究表明,电磁防护服装在实际应用中,其屏蔽性能相较于同材质平面织物存在明显的衰减现象。当前,国际标准体系中针对成衣整体电磁防护性能的评估规范尚不完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包括美国的MIL-C-82296B-1984《微波辐射防护连体工作服》、德国的DIN 32780-100 2002《防护服第100部分频率范围为80 MHz ~ 1 GHz的电磁场防护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T 23463 — 2009《防护服装 微波辐射防护服》与GB/T 33615 — 2017《服装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2期《电磁屏蔽织物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进展》一文。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