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开题导语
2008年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纺织之光基金会”)开始资助自1978年设立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开启了“纺织之光”光耀纺织的公益新征程。
· 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加强纺织行业标准化工作,构建适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对于推动纺织行业创新发展、重点产业链安全稳定、产品升级换代等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行业协会、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同推进纺织行业各领域标准建设,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与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纺织之光基金会对该领域的先进研究项目进行了奖励,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研究,推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本期报道将以部分获奖项目为代表,展现行业标准化研究成果。
为解决服装领域采用自动测量仪器采集图像后转换成图形获取人体尺寸轮廓过程中易产生误差的问题,“GB/T 38147—2019《服装用数字化人体图形要求》”项目团队开展标准化研究,对服装用数字化人体图形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有效改善了判定数据准确性、测量设备使用方法与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项目由苏州大学、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院等单位主导完成,获得2021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实现服装三维测量规范化
该项目主要从3个方面对服装用数字化人体图形进行了规范。首先,对测量人体进行规范性图形建模,获得各个号型的标准模型以及相应的尺寸;其次,使用自动测量仪获取人体某一控制部位截面轮廓图形,以及该部位的具体尺寸数据,进行数据化验证研究;最后,根据标准模型趋势确定图形的特征信息,通过特征点、图形相关度等来验证图形可用性研究。
项目团队所提出的自动测量仪人体截面图形数据的要求,是推动服装三维测量行业应用设计的一次创新,解决了我国服装企业使用三维测量仪获得数据不准,无法快速统一与验证的难题。标准中规定了由三维人体测量仪获取的人体截面图形数据的验证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时监测自动测量仪图形准确性,可以实现实时判别最终服装用人体数据的准确性。
推动服装数字化技术发展
目前,该项目已获批国家标准1项,于2020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填补了服装三维测量领域标准化研究的空白,有助于量化行业管理与服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服装三维人体测量工程的建设,对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起促进和引导作用。
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总实验室主任祁宁谈到,未来,服装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关标准将不断更新与完善,与行业新兴技术同步发展,进一步趋向于精准化。他表示,纺织之光基金会持续奖励纺织科技创新成果,鼓励全行业积极参与新技术探索与应用,为纺织高校推进各领域项目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项目团队也将继续专注于纺织标准与测试领域研究,期望为行业标准化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来源:纺织导报官微)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