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
疫情之下,纺纱企业现金流相对紧张、经营压力增大,如何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实现高效高质生产成了众多纺纱企业复工复产的“当务之急”。同时,获得更多成本优势也是纺纱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长久之计”。
立达转杯纺系统对原料应用的灵活性高,能够以更多的落棉代替原棉,客户能够以更低的原料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纱线,从而收获丰厚利润。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得益于转杯纺系统中的各个工艺环节都能全面提高产能、降低能耗,且纱线质量稳定,因此立达转杯纺全流程能够将每千克纱线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为客户在经营过程中节省出大量现金流,助力客户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您的收益
· 高产能和稳定的纱线质量,在短纤应用中优势尤其明显;
· 凭借低原料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 低耗能,帮助用户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 减少用工,节省人力成本。
转杯纺短流程的收益提升
· 采用更经济的原料达到同样纱线质量(更多的落棉代替原棉);
· 最高质的短流程纺纱工序,可以更好地利用短纤维;
· 更高产量,更低能耗,工厂成本可以降到最低。
您的客户的收益
· 强力不匀率低,确保后道加工稳定运行;
· 织造过程中,纱线粘连减少,纱线的特殊结构使其对浆料的吸收更快;
· 纤维飞花减少,这对机织或针织机的清洁周期产生直接的积极效果。
经济效益深入转杯纺纱的各个工艺环节
VARIOline柔性开清:
· 立达VARIOline开清生产线产能高达2400 kg/h。
· VARIOline开清生产线节能可达40%。
梳棉机C 72:
· 产量高,160 kg/h:梳棉机C 72专门设计,满足新兴市场需求。采用立达久经应用验证的1.5 m梳理技术。模块化设计,大量选配功能,可满足各种客户需求。
· 能耗低:得益于1.5 m工作宽度、优化的几何结构和精确的梳理隔距。
· 配置直径1200 mm条筒,容量比直径1000 mm条筒增加43%,优化工艺与成本。
梳棉机C 80:
· 产量最高,300 kg/h:纺纱厂梳棉机配台数量显著减少,每公斤生条所需能耗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大大下降。
· 最大有效工艺梳理区面积,最优预梳理区和后梳理区设置,质量最优,原料利用率最高。
· 活动盖板集中精准设置功能(精确到0.01 mm),适应新原料快速简单。
· 彩色操作面板,专家工艺系统,更改品种参数简单直观,缩短更换品种时间,生产维护简单有效。
并条机RSB-D 50/SB-D 50:
· 在稳定的质量下实现高出条速度:在实际生产中,不带自调匀整的并条机SB-D 50和自调匀整并条机RSB-D 50都能以最高达1200 m/min的出条速度进行生产。
· 低能耗:摩擦和噪音减少:利用专利的ECOrized驱动理念后,与之前机型相比,减少了25%的皮带和传动元件,每台并条机RSB-D 50每年可节能达1000欧元。
· 大皮辊确保无间断运行,不产生绕花。变频控制的吸风电机及自动滤网清洁装置和集中式罗拉隔距设定:集成所有的专业知识确保生产出最稳定的质量。
· 最少的占地面积:机器布局适于所有占地面积条件。
半自动转杯纺纱机R 37:
· 产能提高8%:纺纱单元多达600头,实现高产量。R 37具有良好的成纱稳定性,引纱速度可比其他机型高出8%。凭借较低的断头率,R 37可实现稳定、卓越的机器效率。由于R 37坚固的设计,长车可以200 m/min的速度运行。快速启动功能使机器能够在停机后迅速恢复生产。
· 优化纺纱箱设计,提升排杂效果和纺纱稳定性。
· 低能耗:高效传动系统实现低能耗。可选配的能耗监控装置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能耗。
· 更少的用工成本:R 37的工作高度非常低,并配备AMIspin接头装置,可缓解繁重的工作。这样一来,每位挡车工可以负责更多的纺纱单元。
全自动转杯纺纱机R 70:
· 产能提高可达7%:和竞争对手相比,提升后的S 70纺纱箱技术可实现高达7%的产能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独立的自动化技术,使多个纺纱单元能够同时接头。这意味着即便断头数量增加,也能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率。
· 节能可达5%:凭借超现代化的电子控制驱动、优化的吸风装置以及久经验证的智能滤网清洁装置,R 70比其他型号节约高达5%的能耗。
· 原料成本大幅降低:适用于落棉或杂质含量更高的低价原料。
数字化纺纱套件ESSENTIAL:
· 数字化技术与立达所拥有的纺纱流程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提升纱厂员工专业技能,显示改善环节,优化资源分配以及机器和流程的设置。
(来源:立达纺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