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
近年来,针织面料以其柔软、舒适、透气等特点在服装中的应用占比不断上升,市场份额逐步增加。紧密赛络纺纱线毛羽少,强力高,用其制成的面料纹路清晰美观,也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在此背景下,棉纺织企业纷纷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在原有环锭纺纱机上进行设备改造,升级为紧密赛络纺,以提高紧密赛络纺针织纱的生产比重。但是改造后生产的紧密赛络纺纱线容易出现条干性粗节疵点,该疵点多呈枣核状,表现为幅度小、随纱体出现,在自络工序不易被切除,严重影响后道工序的布面质量,甚至造成坯布降等。针对高档针织面料对高支精梳纱的质量要求,研究人员以11.7 tex紧密赛络纺精梳纱的加工工艺为例,通过技术优化减少纱线粗节,提升条干质量,本篇聚焦清花、梳棉工艺设计。
清花工艺设计原则包括实现杂质“早落少碎”,对原棉“充分开松,减少打击,减少短纤维增生”。清花工序主要工艺设计如表1所示,相关工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打手转速,减少对纤维的打击损伤,配合合理的隔距,排除尘杂短绒,同时减少短纤维增生。
表1 清花工序主要工艺速度
梳棉机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棉开松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并去除原料中的尘杂以及短纤维,实现纤维混合和定向成条。梳理效果直接影响成纱强力、条干均匀度等。FA231A型梳棉机要求各部分速度匹配合理,隔距准确。在梳棉工艺中,由于纤维在锡林和盖板之间反复交替握持、梳理,使得盖板花中含有大量杂质、纤维籽屑、软籽表皮和僵瓣、少量棉结以及约10%的短绒,因此锡林、盖板工艺调整尤为重要。
当锡林转速为390 r/min,刺辊速度为825 r/min,锡刺比为2.44时,能使纤维顺利转移。当盖板转速为316 mm/min,盖板与锡林隔距从入口到出口分别是0.203、0.178、0.178、0.178、0.203 mm时,隔距准确稳定,可加强对纤维的梳理。生条定量为20 g/(5 m),出条速度为100 m/min时,较低的工艺速度配合准确的隔距,在保证梳理力度的同时,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并能够有效控制短纤维含量,为后道牵伸工艺做好准备。梳棉机采用前5后4的固定盖板,前棉网清洁器是排除短绒的关键部位,设计前棉网清洁器隔距为0.254 mm,以充分排除短纤维。
更多内容,请关注纺织导报2025年第4期《减少紧密赛络纺纱线条干粗节的工艺研究》一文。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 2025 《纺织导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9259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125号
Powered by Seek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