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资讯

可穿戴石墨烯纤维压力传感器

2月8日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压力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在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备受关注。尽管当前传感器的性能已达到了低检测限和高灵敏度,但同时兼顾高灵敏度和宽检测范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这限制了压阻式传感器更广泛的应用。

近期,东华大学李炜教授与嘉兴大学张焕侠副教授合作,利用湿法纺丝技术,通过纺丝通道限域实现氧化石墨烯(GO)片材的有序排列,并将Fe3O4纳米粒子掺入GO中,制备了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Fe3O4纳米粒子掺杂石墨烯纤维(MGFs),进一步构建了多层平纹织物用于制造柔性压力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MGFs压力传感器显示出宽检测范围(0~120 kPa)、高灵敏度(0.233 kPa-1,0~40 kPa)、快速响应/恢复时间(121 ms/158 ms),同时表现出卓越的耐用性(持续运行超过1300次循环无衰减)。该传感器在监测人体生理活动方面表现优异,展示出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潜力。

首先,研究人员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Fe3O4纳米粒子与GO混合纺丝,纺丝通道限域控制片材方向,实现石墨烯片的有序排列,得到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MGFs。将制备的MGFs编织为传感层,并使用PDMS封装制备了纤维基压力传感器。


图1 MGFs压力传感器的设计理念

其次,通过调整纺丝工艺优化MGFs性能。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调节石墨烯片层间距,获得的石墨烯纤维(GFs)适用于高性能压力传感器。


图2 MGFs和GFs的形貌表征

牵伸处理使纤维中的GO片层有序排列,增强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如图3所示,通过还原处理,减少石墨烯中氧含量,提高电导率;引入Fe3O4纳米粒子优化纤维结构,补偿应力降低时的电性能,实现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平衡。


图3 MGFs和GFs的结构表征

MGFs传感器的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出2个阶段的变化,最高灵敏度可达0.23 kPa-1(图4a)。图4(b-c)为不同压力和压缩速率的传感器信号,可以看出能够准确区分,重复稳定性优异;图4(d)显示的响应时间为121 ms。图4(e)为1300次重复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优异。图4(f)为该传感器与其他已有传感器的性能对比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在监测范围和灵敏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图4(g-h)为该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施加压力后纤维间接触位点增多,电阻发生变化。


图4 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及性能表征

最后,评估了该传感器在人体运动检测中的应用。从图5中可以看出,MGFs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感知和检测人体的微小刺激信号,如手指按压、关节弯曲、喉部震动以及脉搏跳动等,为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图5 压力传感器的人体生理信号检测应用

研究成果以题为“Pressure Sensors Based on Densely Structured Graphene Fibers for Motion Monitoring”发表在Advanced Fiber Materials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2765-024-00502-9

(来源:Advanced Fiber Materials)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