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行业新闻

追光之路|弘扬“新时代纺织之光精神”:抓住主要行业重点发展,自主建设靠纺织机械

2020年10月26日



抓住主要行业重点发展

全国解放初期,人民缺衣少被,棉布成为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的纺织品。钱之光到任后,一方面在中财委的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棉花增产、收购、供应工作,大力恢复现有企业的生产,增产纱布;另一方面组织机械制造力量,试制棉纺织成套设备,建设新的纺织厂。在保证棉花供应的基础上,“一五”期间就开展了五个棉纺织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适当地建设了毛、麻、丝纺织厂。

钱之光在中共八大会议上的报告中特别提出,为了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需要和充分利用纺织原料资源,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除继续建设新的棉纺织厂外,还应该适当增加毛、麻、丝等纺织工业的比重,在羊毛、蚕茧、麻类产区根据原料供应情况建设毛、麻、丝纺织厂。

在大规模建设棉纺织基地的同时,在一个行业内部,更要注意上下游工业的配套发展,解决适应人民迫切需要的最终产品的增产问题。如建设棉纺织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印染厂、针织厂的配套建设,为人民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纺织品。他指出,抓生产的同时要抓原料、抓销售,再加上纤维和服装工业的配套发展,科技、信息的配套和营销渠道的发展等,组建起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系统地抓生产环节,就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形成聚集效应,扩大经济社会效果。


自主建设靠纺织机械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发展纺织工业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建设纺织企业需要的成套设备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再生产理论,必须首先发展纺织机械制造工业。纺织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发展的好坏。

早在1950年,为了建设三个新型的棉纺织厂,钱之光就开始把纺织系统的修配厂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组织,分工合作,专业生产,全国成套”的方针,设计、制造棉纺织成套设备,装备新建的纺织厂。随着“一五”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建设,钱之光一面提高由修配厂组织起来的纺机制造厂的技术水平,一面建设几个大型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纺织机械厂,逐步地成功制造出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棉、毛、麻、丝等纺织专用设备和化纤专用设备,适应了纺织加工和化纤工业发展的需要。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下放,纺织机械厂曾一度下放地方直接管理,并归机械工业部,但由于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纺织工业,要求纺机厂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成套纺织设备,当时下放后的纺织机械工业由于分散管理,往往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按照纺织工业部党组的要求,决定把纺织机械厂重新划归纺织工业部管理。毛主席在听取钱之光汇报后一再指示要加大纺织机械生产能力,独立设计专用设备。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及支持下,纺织机械工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不但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及时地提供了成套的先进设备,而且支援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工业建设,扩大了出口,增加了创汇。纺织工业部也因此被称为“半个机械工业部”。


纺织导报网站版权及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导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导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无法保证其内容之准确性或可靠性。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4463638转8850 电子邮箱:info@texleader.com.cn

纺织导报官方微信

intertextile